5月7日,前海深港合作區聽海前海橋(10號景觀橋)正式開通,聽海大道全線貫通,前海深港合作區又增加一條直連寶安中心區的通道。市委常委、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黃敏,市委常委、副市長、前海合作區黨工委書記張勇出席通車儀式。
聽海大道北接寶安區湖濱西路-海秀路路口,南至媽灣大道,總長約5.4公里。聽海大道沿線跨水廊道分別設置聽海前灣橋、聽海桂灣橋、聽海前海橋共三座景觀橋。本次開通的聽海前海橋長110米,主跨跨徑70米,橋梁造型設計宛若紅色飄帶,寓意前海傳承紅色基因,在新時代改革開放浪潮中奮力起舞,勇當尖兵中的尖兵。項目建設過程克服地鐵保護、前海河水廊道、110KV高壓電力保護等因素影響,順利實現開通目標。
與此同時,聽海大道(前灣三路-媽灣一路段,全長755m)也同步建成開通。至此,聽海大道實現全線貫通,成為前海深港合作區第一條貫穿媽灣、前灣、桂灣三片區和寶安中心區的南北向干道,僅需10-15分鐘車程即可暢行媽灣至寶安中心區,大大緩解夢海大道目前的交通壓力,更方便市民出行,對進一步強化前海與寶安的交通聯系,促進片區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家住聽海前海橋附近的市民余先生告訴記者:“這座橋的修通為我們帶來的太多的便利,比如前海往來南科大深圳醫院過橋就到,前海往來于壹方城和歡樂港灣摩天輪僅需十多分鐘車程等等。這座橋和11號橋遙相呼應,讓市民往來寶安和前海再也不用繞行寶安大道,真的是非常便利,感謝政府為咱老百姓又辦了一件實事,為之點贊!”
內暢外拓“零距離”往來前海
“建設國際化城市新中心”是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賦予前海新的使命。前海作為濱水個性之城,“橋”的建設尤為關鍵。從“持續實施城市功能與環境‘雙提升’工程”,到自貿新城建設“大會戰”,再到目前前海持續推進的“兩城六區一園一場六鎮雙港”建設......多年來,前海一直在“建設城市新中心”的大道上鍥而不舍,“橋”就是此“大道”上精耕細作、精雕細琢的作品。
自2016年夢海桂灣河橋(7號橋)正式通車到2019年6號、11號橋的相繼通車,再到此次聽海前海橋的貫通,在以桂灣、前灣、媽灣三大片區初步形成的“國際化城市新中心”骨架中,前海共規劃了多座景觀橋,地處雙界、桂灣、鏟灣三條水廊道與聽海路、航海路、振海路、臨海路等4條道路交匯點上。這些橋梁的組合形態,強調與城市建筑、環境、公共空間的融合、協調,注重城市空間的整體性,不追求長、大、高、怪等結構,注重與城市景觀融合的做法。
前海控股基建事業部總經理魯飛表示:“在前海高樓林立的環境中,橋梁的角色更多的應是融入城市,與環境協調。這些景觀橋不需滿足了駕車、乘車通行人群的需求,更重要的是橋兩側還連接著河邊的景觀帶,讓步行和休閑人群有著多元化體驗。特別是在人口密度大的區域,各座橋上均設置方便人行的通道,讓步行的市民感受到便捷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舒適。”
據悉,2021年,前海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建設持續發力,全面統籌348個項目開發建設,其中市政項目221個,房建項目127個。接下來,前海將繼續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,包括全力推動前海桂灣一路—臨海大道地下道路和濱海大道地下道路開通,以及夢海前灣橋(3號景觀橋)年內通車;實現南坪快速二期與前海地下道路連通,穩步推進媽灣跨海通道、新城立交完善工程、沿江高速前海段與南坪快速銜接工程、穗莞深城際軌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,進一步拓展前海交通樞紐功能,構建內暢外拓的交通網絡格局,為提升前海營商環境,推動前海城市新中心“未來城市”建設奠定堅實基礎。
“紅飄帶”的創新建造技術
“我們在施工中,運用了多項創新建造技術。”負責施工建設的中鐵四局聽海前海橋(10號景觀橋)項目部書記吳建軍介紹,該橋址正下方有三條已通車的地鐵營業線,其中橋梁樁基與地鐵11號線結構邊緣最小凈距為3.0m,橋梁承臺底部距離地鐵5號線結構外邊緣最小距離為3.46m。橋梁樁基采用“全回旋鉆機鋼護筒跟進+旋挖鉆”施工,承臺基坑開挖方式采用長臂挖機“小豎井分塊”開挖,以減少施工造成地鐵營業線的影響。
此外,在砂袋圍堰施工創新技術方面,該橋1#、2#平臺采用砂袋圍堰。觀測河道水位標高為0.5~2m,圍堰的高度定為2.6m,保證平臺填筑高度在水位0.5m以上。靠河岸外側砂袋采用掛網噴混,避免因河水沖刷圍堰,污染河道。在鋼梁安裝創新技術方面,該橋主橋跨徑組合為40+70m,機動車道橋與非機動車道橋分幅設計。
華南設備租賃有限公司(橋檢車出租電話:180-7630-4895)是一家專業的橋檢車出租、防撞車出租、路橋檢查車出租、橋梁檢測車租賃、臂架式橋檢車出租、桁架式橋檢車租賃、橋梁檢查車出租公司,主要用于橋梁維修、橋梁更換支座、橋梁更換像膠墊、橋梁加固、橋梁維修、隧道橋梁檢修、橋底安裝漏水管、橋梁施工檢測、橋梁翻新、道路勘測、高速橋梁施工、橋梁養護、橋梁防腐、橋梁勘察、橋梁噴涂、橋梁檢查等。